2011年10月24日 星期一

讀本經疏證序有感。

《本經疏證》的序其實很有意思。當初我剛開始接觸本經疏證時,對於其中的文字也是咬得很辛苦,再加上對於傷寒金匱還不是很熟稔,讀了一小段就得休息片刻一下,還得繼續重讀一次確認自己的理解。而我有一天在某一個時間點讀了本經疏證的序之後,若有所感,但自此之後,讀疏證的原文好像就快了一些(自以為)。後來拿到一本古書都會有仔細閱讀其自序的習慣,因為從序中沒那麼專業的片段中,反而可以更瞥見作者的某些性格與心境。

序的最後一段是這樣的:
"六年夢夢。一旦爽然。至今芟夷槎枿。抉摘疵纇。自以為昭然矣。焉知日後視之。不仍為夢夢耶。爰書起訖之所自如左。俾後之悼今。不忘今之悼昔也。"

有些字我查了一下字典。
爽,明也。
芟,動詞,割除草。
槎枿,伐木之後的餘材。
纇,絲之約結不解者。

"道光壬辰九月始竟。其年終疏證藥九味"
"癸巳緣族中纂修家乘。終歲未暇。至甲午夏疏證藥十一味"
"乙未春疏證藥十五味" "乙未秋疏證藥十味" "乙未孟冬疏證藥十一味"
"丙申仲春疏證藥十四味""丙申季秋疏證藥十二味""丙申仲冬疏證藥十七味"
"丁酉孟春疏證藥二十二味""丁酉仲春疏證藥二十一味""丁酉季春疏證藥三十一味"

後段是六年中寫藥物的進度。從剛開始道光年九月到十二月寫了九味藥,癸巳年整年沒空,甲午年夏天寫了十一味藥物。後來乙未年、丙申年寫作的進度比較穩定,丁酉年不知為啥進度超快,孟仲季春就寫了超多藥物。

我對上面引述的那段是這樣理解的(我不是直接翻譯,我是自己重新理解加入自己的推測:D):
"沒想到六年如同夢一般的過去了,時間飛逝的如此之快。而在寫作這本書所花的時間,跟過去六年相比,就像是只有一個早晨腦袋清楚的時刻而已。我想嘗試著把本經中妨礙理解的木材雜質砍去,阻礙思惟而錯結的謎團打開,寫到今日我想我自己以為應該很清楚了。誰知道以後的我或者是後代的人看到我這本書,仍是覺得有如幻夢一般吧。我把書寫作的時間記錄在後面,使以後的我緬懷今日,而不忘今日的我緬懷過去一樣。"

抱歉我的轉述表達很差,直接多念幾遍原文比較棒。其實我那時候讀起來還蠻感動的,但你要我加以闡述甚麼我卻覺得有點辭窮。曾經跟友人聊天談到"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究竟是怎麼樣的心態呢?怎麼樣的人格會許下這樣的願呢? 友人回答道:"他執著很重。" 但等到我後來看到"欲"與"願"的差別,又讓我有些不同的想法。

「甚麼樣的心情或願望,讓鄒潤安先生想要在生命中的六年間,反覆思索寫下這本書?」剛開始的九味藥物寫了四個月,後來整整有一年沒時間在忙,又花了將近半年的時間寫了十一味藥。如果有定期催稿的進度,剛開始本書的產生幾乎是快難產了:D 到後來穩定的兩年寫作進度,最後一年春季進度有如等比級數上升般跳躍。

於是我一邊抱持著上面的問題,一邊想著鄒老先生寫下序那一天的畫面(在做"後之悼今"的動作,呵呵),然後開始趁著早晨狀態最佳,振奮精神繼續閱讀本經疏證的原文....(好吧,我還有偷喝咖啡)

2011年10月16日 星期日

本經文字的閱讀。

《神農本草經》的文字由於非常古樸,所以閱讀起來有點不易。以下列出我嘗試直讀的方法,以《本經疏證》的大黃為例。

我們先來看看大黃。

A.本經文字
 1.下品
 2.性味:苦寒無毒
 3.主下瘀血血閉寒熱破癥瘕積聚留飲宿食蕩滌腸胃推陳致新通利水穀調中化食安和五臟
(我斷的句讀如下,並且把動詞標記紅色)
瘀血,血閉寒熱
癥瘕,積聚,留飲,宿食
蕩滌腸胃,
通利水穀,調
安和五臟

其實關於本草經研究的書籍很多,但單就文本字句而言,我們仍然可以得到該藥物作用一個概念。當我們先就最基本的直讀原文,把動詞與受詞拆開來之後,就可以粗略體會到本經中描述大黃的作用有哪些。

先從受詞看來,可以暫時分為兩類詞組,一類關於病理狀況或病理產物:
"瘀血","血閉寒熱"(當然也可以把這個拆成兩個,端看個人理解詮釋的差異),"癥瘕","積聚","留飲","宿食",
一類關於藥物作用位置或目標或相關結果(當然有些作用要往前看他前面的動詞):
"腸胃","陳"->"新","水穀","中","食","五臟"

我們想要試圖理解這樣的文字有幾個可能方式:

a.在漢代時的指涉(從文字學來看在該時代的語意)
*這個又牽扯到文獻學的書籍,需要參考相關的書籍。
舉例來說,"腸胃"在東漢劉熙《釋名》的觀點也很有意思:
腸,暢也。通暢胃氣,去滓穢也。
胃,圍也,圍受食物也。

*單就文本而言,有兩本花了很大功夫的著作可能要參考一下:神農本草經輯注神農本草經校注
*有一本小書也'嘗試'來探討當時古病證的涵義:神農本草經七十六藥集釋
*神農本草經研究,看看目錄就知道我為什麼會列在這啦
*中國本草藥籍考,可怕的巨作呀!我擔心我們站在這些老先生巨人的肩膀上還不精進一點,站久了會滑跤(誤)

"危險在於我現在正在處理的文獻,是我所不熟悉的,在沒有全盤瞭解的情況下,我可能會冒著移花接木的危險,把這些文獻套用在一些根本不符合它們的分析形式或研究模式上頭。"-- 導論p.13 《傅柯說真話》

b.鄒潤安先生之後說明的指涉
*透過先直讀文字後,我們可以接下來看鄒潤安老先生嘗試聯繫金匱與傷寒條文的思維,回過頭來註解本經的這些文字,就可以比較我們直讀後得到的概念與鄒老先生得到的概念差異為何? c.f.本經疏證架構芻議
*舉例,在"蕩"這個字,鄒老先生就認為本經用字很講究,因為巴豆用"蕩練",大黃用"蕩滌",滑石用"蕩",他就認為作用力道(巴豆>大黃>滑石)與作用病位(巴豆:徧五臟六腑,大黃:猶及腸胃,滑石:僅去胃中積聚寒熱)與作用目標(巴豆/大黃:實有物堵於其間,滑石:似有其物,有氣無形)就不太一樣。
*同樣的若不從本經疏證的文本,而從《神農本草經疏》的文本,那麼我們也要嘗試比較與繆老先生理解後的差異為何?當然這個步驟也牽扯到究竟我們能夠貼近老先生的思想多近?

"賀德林認為人實際上永遠回不到判斷或區隔出現之前的狀態,但有三種不同的方式可以使我們接近那個「存有」的狀態:
(1).以實踐的力量建立合理的世界
(2).以歷史的回憶去追溯這個狀態
(3).將心靈活動沉浸在美的對象之中"
-- p.xvii 《康德與黑格爾之間‧德國觀念演講錄》


c.我們根據以上理解後的內容指涉,再來是如何放在我們自身臨床生理病理的思考架構內

d.a~c 所有的方法都是希望能夠指導並應用於臨床

透過以上這些步驟接著來拆解大黃的別錄文字就更有意思了..為避免文章太長,以後有機會再跟大家分享!

以上僅供閱讀上的參考,請隨意看看。

2010年12月15日 星期三

生脈散筆記

生脈散 人參 麥冬 五味子
《血證論》:人參生肺津,麥冬清肺火,五味子斂肺氣,合之酸甘化陰,以清潤肺金

1.人參《血證論》
a.人參補氣,以其生於北方,水中之陽,甘寒滋潤,大生水津,津液充足,而肺金腴潤。肺主氣,其葉下垂以納氣,得人參甘寒之陰,內具陽性,為生氣化水之良品,故氣得所補益焉。

2.麥冬之功《本經疏證》
a.提曳胃家陰精,潤澤心肺,以通脈道,以下逆氣,以除煩熱
b.麥冬之袪熱,不比於苦寒之品,惟以清和之性,潤澤之質,能回陰燥,通脈氣,使亢陽得依於陰
=>散肺中伏火
c.不可用之時機:有熱而胃兼有濕滯、有熱而胃氣居於卑弱

3.五味子《本經疏證》
a.收諸氣入腎,入腎即為五臟六府之精,腎受而藏之矣
b.使肺氣下歸於腎,是開欬之去路,去路清則氣肅降矣
c.收陽中之陰氣
d.使用時機:在雜證v.s.傷寒中,雜證者或起於陽,或發於陰,五味子之用,需審脈浮不渴

2010年12月12日 星期日

指迷茯苓丸

經曰:

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
遊者運行也,溢者滲溢也,輸者輸布也,精氣者水化之精氣也,
言入於胃運行水化之精氣,滲溢於腸胃之外,而上輸佈於脾也。

又曰脾氣散精,上歸於肺,
言水之清者上升,猶天之雨露也。

又曰:通調水道下輸膀胱,
言水之濁者下降,猶地之江河也,

此皆言水自濁化清,由府輸藏,自清分濁,由藏輸府,水之運行循環也。

又曰:水精四布,五經並行,言水發源於脾,週布四歲,並行五經也,
此皆言水內養藏府,外滋百骸。

水之變化精微也,如是者,何痰之有?

  • 若飲食失度,不和於中,水精不滲溢於外,直下走大小腸而為泄瀉矣,
  • 若三焦失運,氣不蒸化,水之清者不升,水之濁者不降,精化為水,則內停作、外泛作,上攻喘呼、下蓄淋悶矣,
  • 若上焦氣不清肅,不能輸布,皆於胸中,水之精者悉變為濁,陽盛煎灼成,陰盛凝蓄為也,
  • 故痰者以清火為主,實者利之,虛者化之,
  • 治飲者以燥濕為主,實者逐之,虛者溫之,所以古人治飲有溫補之法,而治痰則無之也。 
-- 摘自《刪補名醫方論.指迷茯苓丸》
[2010.12.13]記:雖然不是本經疏證的內容,但是對於水的病理過程描述得很清楚,所以也就一起收進來了~

2010年10月23日 星期六

火之膏

氣有餘即是火,而火不徒燃,必著於物
是故津、液、精、唾、便、溺、涕、洟、留飲、宿食及血,皆火之膏也。

因火盛而膏耗,膏耗則火愈燃,火愈燃則膏更易竭,故必增膏以配火...

....

夫火盛而能著血,則無處不可著矣。

  • 故著隧道則為血閉、寒熱,
  • 橫絡則為癥瘕、積聚,
  • 腸胃則為留飲、宿食

-- 大黃

[101024]
此段談到火之膏的概念,談到了"津、液、精、唾、便、溺、涕、洟、留飲、宿食及血"其實都是火要藉以燃燒所需要的物質基礎。

看看下方蠟燭燃燒的原理,來想想火、蠟油(火之膏)、燭芯(我個人認為可類比於形體部位,也就是文中所描述的隧道、橫絡與腸胃)的關係
所以當火之膏(蠟油)不夠,火開始燒灼形體(燭芯)之後,就會變生各種病理狀態(血閉、寒熱、癥瘕、積聚、留飲、宿食)。

蠟燭的燃燒原理:

  • 火材的火焰溫度將蠟燭燈芯中的蠟融化成蠟油
  • 蠟油再汽化成蠟氣,蠟氣分子在足夠的溫度環境下(也就是燃點)與空氣中的氧分子產生化學反應(燃燒)變成水分子與二氧化碳分子,併發出光和熱
  • 燭芯材質是棉,利用毛細現象,將吸起的臘汽化後點燃
  • 在大環境沒有變化的前提下,燭芯的高度將不變,因為隨著蠟液的消耗,露在空氣中的燭芯會越來越長,這時因為毛細現象來不及將液態臘吸到最頂端,所以在臘液燒光的同時也把棉質燭芯給燒焦了,使燭芯的高度維持不變
  • 燭芯越長所吸的蠟油越多,火焰越大。反之,則火焰越小。

2010年10月11日 星期一

臟腑與積

臟藏精而不瀉者也;腑傳化物而不藏者也。

藏而不瀉,則所積者皆無形,倘啟斂不以時,而有盛滿之患,遂仍移於六腑,故其積者惟熱,而能使胃脹閉。曰:『滌去蓄結飲食,推陳致新。』則去胃之脹閉也。胃之脹閉去,五臟積熱自已矣。
傳化物而不藏,則所積皆有形,倘輸導不以時,亦有盛滿之患,遂致移於軀體,故其積者,胥飲食、痰涎、血液,皆能固結成癖。曰:『主百病,除寒熱、邪氣。』則其移於軀體者也。結固留癖下,軀體百病亦已矣。

--芒硝

[101011]此段在描述臟腑的生理功能,以及與發生"積"的狀況。(以下純粹寫給自己看的)
  • 臟"藏精而不瀉",故發生"積"的病理情況時,並沒有實質上的形體結構藉以表現,而必須將熱移往六腑表現,如五臟積熱後,導致胃腑發生脹閉的情況。故此時若將胃腑脹閉的狀況解除,即可連帶將五臟積熱的功能失常解除。
  • 腑"傳化物而不藏",故發生"積"的病理情況時,其即可在本身腑以及移往相關的形體結構上表現。飲食、痰涎、血液,皆能彼此固結而成癖(積塊)。將此"固結癖塊"之病理產物消除,即可連帶將軀體結構上受到的影響解除。
備註:
  • 火消,《本經》以主五臟積熱,胃脹閉;
  • 水消,《本經》以逐六腑積聚、結固、留癖

2010年9月30日 星期四

氣以潤而行,水以氣而運

大凡物之生必陰陽相抱,
若茯苓則水土之陰交於正陽而生者也,
其攝於陽則有氣無質,其鍾於陰則有質無氣,故能於無形中煉有形,有形中吸無形。
無形中煉有形,則上焦之以氣化陰也;
有形中吸無形,則下焦之從陰引陽也。

上焦之氣能化陰,則所謂滓穢去而清光來,結者自開,逆者自降矣。
下焦之陰能引陽,則所謂宇泰定而天光發,焦者自蘇,乾者自澤矣。

《靈樞.決氣篇》曰:『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為氣。』
於此見若焰若煙,若霜霰,若霖雨,皆非氣之正,

故夫氣以潤而行,水以氣而運,水停即氣阻,氣阻則水淤。

茯苓者,純以氣為用,故其治咸以水為事,觀於仲景書其顯然可識者,如

  • 隨氣之阻而宣水(茯苓甘草湯),
  • 隨水之淤而化氣(五苓散),
  • 氣以水而逆,則冠以導水,而下氣隨之(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
  • 水以氣而湧,則首以下氣,而導水為佐(桂枝五味甘草及諸加減湯),
  • 水與氣並壅於上,則從旁洩,而慮傷無過(茯苓杏仁甘草湯、茯苓戎鹽湯、茯苓澤湯),
  • 氣與水偕溢於外,則從內挽而防脫其陽(防己茯苓湯),
  • 氣外耗則水內迫,故為君於啟陽之劑(茯苓四逆湯),
  • 氣下阻則水中停,故見功於妊娠之疴(桂枝茯苓丸、葵子茯苓散),
凡此皆起陰以從陽,布陽以化陰,使清者條鬯,濁者自然退聽,或從下行,或從外達,
是用茯苓之旨,在補不在洩,茯苓之用,在洩不在補矣。

--茯苓

[100930小筆記]此段可以看到氣與水的互動舉例。前段講生理,後段描述病理狀態的互動。